好友青青早在行程的半年前就在我耳边不断地叨咕,非洲太美了,你要不要去?显然她那位在津巴布韦的朋友又在召唤她。她秀出几年前在津巴布韦的照片,还用那些在距离她不到5米开外散步的大象群的照片和视频,不断地诱惑我。
于是2024年的春节,几乎是在一个last minute的决定,在一天内买好了机票,一周内订好了行程和酒店。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我们买的不是联程的票,而是阿提哈航空经阿布扎比到约翰内斯堡,再从约翰内斯堡转南非航空到温得和克,离出发不到2周,青青突然炸了一句:我们并没有南非的签证!这样我们的托运行李是无法直达温得和克的,必须在约翰内斯堡出境后提取行李,再重新check-in托运行李。但是没有南非的签证,我们就无法出关拿到托运的行李。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整个行程就必须只能带一个随身的机舱行李,然而阿提哈这个小气的航空公司,随行的机舱行李居然只有7公斤,而且不能外加额外个人物品!一个很小的56公分的行李箱本身就有将近2公斤的重量!我足足花了2天多,都没办法把十几天行程的行李减少到只有5公斤,最后在考虑放弃相机还是放弃望远镜之间,我选择放弃了所有的洗漱用品,还有大部分的内衣裤和袜子,最后除了不能放弃的相机和望远镜之外,我只带了5件T恤,1条长裤和一条短裤。然后,我将一些相对比较有重量的物品,全部塞进了外套的口袋里,我秤了一下我的外套足足有1.5公斤,感觉自己的太牛了,最后行李箱减到8.6公斤。事实上后面我们一路check-in过安检提心吊胆,但是居然根本没人有兴趣知道我们的随身行李有多重!
言归正传,2024年2月13日,经过了15个小时的飞行,我们达到了约翰内斯堡,机场出来的通道里贴了很各种动物的多巨型海报,我特意挑选了心爱的辛巴狮子先合拍一张,虽然是张图片,但是非洲的气息已经很浓厚了。在约翰内斯堡登机口遇到了老欧的女儿Fionra(我很久都不知道她这个法国的非洲名字是怎么拼写的,一直都以为是Fulrra),她有一个很地道的中文名字:佳慧。这个黄头发的瘦小的法国姑娘,见到青青和她家人就开始哇啦哇啦地说普通话,当她知道我会说粤语的时候,更加兴奋地说起了一口流利的粤语,我一下子感觉有点时空错乱。
邀请青青多次来法国的是她曾经在中国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老欧,老欧和他妻子薇是一对对非洲有着特殊情怀的法国夫妇,而他们的女儿佳慧却是在中国出生并且从小在中国学校与当地小孩子一起读书长大,这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姑娘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而她一再声称自己的母语是中文。
老欧专门“秘密安排”了女儿提前飞到约翰内斯堡来与我们汇合,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我们一行6人,从约翰内斯堡乘机到了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这是一个超出我想象的城市,一个月前,我甚至根本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机会来到一个真正的非洲国家。
纳米比亚曾经被德国殖民百年,1884年,德国战舰占领了从奥兰治河口到安哥拉南部边界的全部海岸线并逐步深入内地,1892年宣布成立“德属西南非洲”殖民地。温得和克建立于1890年10月18日,在1892年成为德属西南非洲的首府。在德国统治期间,殖民者迫使各部落酋长签订协定,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南非占领。纳米比亚与南非纠结多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于1990年摆脱了南非的控制宣布独立,温得和克在纳米比亚独立后成为该国首都。
由于多年德国的殖民统治,温得和克拥有许多德式的建筑,不得不提的是位于市中心的福音大教堂(又名德国大教堂),这是温得和克最明显的地标,是一战前德国驻军阵亡者的安息教堂。我们驱车前往住宿地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了它,这座哥特式建筑据说是纳米比亚人心中的珍宝,红色的顶尖和彩色的玻璃在阳光下十分美丽。整个城市大部分地区都干净整洁,与我想象中的非洲相距甚远。老欧告诉我们,纳米比亚混血人种(黑白混血)占国家的过半,这里的人比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更加勤劳,因此国家整体比较有序,政局稳定,经济也是大南非的国家中相对比较富裕的。
我们从机场回到住处的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天空云层变得极快,雨势越来越大,甚至中间掺杂了冰雹碎块,打在车子上,雨势大到路上很快就堆积起一条条小河般的水道,我有点吓傻了,没想到非洲的天气能够变化得如此之快。不了解非洲的我以为这是这里的常态,既然2月份是雨季,是不是这就是非洲常见的天气后?来才知道自己太没常识了,如此的雨势在纳米比亚甚至在非洲,都是很少见的。
我们一行人辗转了超过24小时后终于安顿下来。我们第一站在温得和克住的是老欧在纳米比亚的一个邻居家的air-bnb,客房位于幢房子的后半部,有一个两层的小套间,楼下是客厅厨房,还有一间十分宽大的浴室。青青一家四口住到了楼上有独立浴室的主卧,我就独自拥有了楼下的客厅和这个巨大无比的浴室。
老欧夫妇当晚带我们去了一个位于温得和克市区高地很有名的餐厅,我记得好像是叫“海鲜市场”实际上这并不是买海鲜的地方,只是一个餐厅聚集的场所。晚餐我特意点了一个餐厅服务员推荐的纳米比亚特色菜,一个叫什么什锦海鲜之类的,说是很好吃。上菜只见一堆糊状的“海鲜”放置在一个缩小了的传统的非洲铁锅里面,里面好像有鱿鱼,青口和一些不知名的鱼块,混在厚厚的糊状物里(估计是芡粉和奶油之类的混合物),吃不出什么味道。回头吃完了我还跟每个人说:“啊真好吃,不错不错。”另外我还感谢了一下给我们服务的小哥哥小姐姐以表示礼貌。我心里却十分希望接下来的行程的食物会更好吃些,当时暗自惋惜我那个8公斤的行李箱之前没有想办法再塞下些方便面和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