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悠和张师傅在确定了麦秆画的创新方向后,意识到要让麦秆画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于是,他们决定尝试与艺术院校展开合作。
叶悠首先联系了当地一所知名的艺术院校。院校的负责人在听完叶悠对麦秆画的介绍和合作构想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双方很快就展开了具体的合作商讨。叶悠提出,可以在院校开设麦秆画的选修课程,让对这门艺术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麦秆画的制作技巧和文化内涵。
张师傅则表示愿意亲自担任授课老师,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他还准备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
艺术院校为麦秆画课程提供了专门的教室和教学设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程开始招生后,吸引了众多学生报名。有的学生是被麦秆画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有的则是希望通过学习这门传统艺术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和技能。
在课堂上,张师傅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麦秆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他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如何挑选麦秆、如何进行剪裁和粘贴。
学生们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麦秆画的创作中。有的学生用麦秆画表现现代都市的繁华,有的则将抽象艺术与麦秆画相结合。
叶悠也时常来到课堂,与学生们交流心得,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想法。她还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校内外的艺术展览和比赛,展示他们的麦秆画作品。
通过与艺术院校的合作,麦秆画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麦秆画的热爱,决定深入研究和发展这门艺术。
然而,合作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麦秆画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在课程后期出现了懈怠的情况。而且,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也需要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但叶悠和张师傅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们与院校的老师一起,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合作模式,让麦秆画在艺术院校中生根发芽,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