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夕阳,万丈红光照在云霄楼阁的匾额上,几个大字清楚可见:风声,雨声,天下之声,声声可寻;是人,非人,世间之人,人人可杀;横批:天下第一楼,风雨无双;
日落西楼,唯求一败,楼主西楼求败此时正身处高阁,手持折扇,面朝晚霞,清秀的脸庞让人惊叹,轻言道,“云里看花,何人称霸拥九州;楼台望月,是谁待天荒地老,独我西楼求败”。
一位红衣女子来到阁楼,毕恭毕敬道,“属下归来,拜见楼主”;
“红鸟,你回来了,江南一行,可有收获?”;
“回禀楼主,这两年来属下一直在江南明察暗访,借助江南首富钱家的势力,不负楼主厚望,终于在西湖的一座古墓中找到了“沧海有泪”,献给楼主”;
西楼求败拿过玉盒一打开,顿时光满万丈,许久才散去,一颗晶莹剔透的蓝色水珠静静躺在其中,里面水波清澈,温润宜人,“果然是沧海有泪,红鸟你辛苦了”;
“属下不敢,若不是楼主当初救了我们姐妹二人,恐怕我们早就死了,能为楼主办事,红鸟理所应当,但这珠子看起来平淡无奇,为什么楼主如此重视它”;
西楼求败拿出这杯口大的珠子,打量了一番,缓缓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沧海月明珠的记载被人普遍知晓,起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不过那些只是华贵的装饰品罢了;另外一些野史、奇异杂经中也有记录,其中吾认为比较可信的是,此珠为鲛人的眼泪所化”。
相传远古时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将大地烤成了焦土,万物生灵都无法存活,在南方的一片海域中,生活着一种人身鱼尾的生灵,成为“鲛人族”;
他们同样难逃炽热太阳的威力,海水渐渐干枯,鲛人族的首领女王,不忍自己族人受苦,便不断落泪,眼泪落在即将干枯的海里,旋即化成了波澜的海水,烈日继续将海水蒸干,首领不断落泪,这般重复不断,最后女王耗尽了所有的生命,心脏化成了一颗珠子,沉入海中,霎时间天昏地暗,海啸翻腾,下起了滔天大雨,宛如大海在哭泣一般,这便是“沧海有泪”这名字的来源。
此珠直到秦始皇嬴政出海寻找仙药时,方才问世,传闻只要有人带着它,不仅能入火不焚,入水不侵,能避水火,也能有保容颜,尸不腐的功效,不过这些都只是夸张的说辞;但沧海有泪确有温和真气,修复经脉的奇效,也能提升修为;
唐朝时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因常年征战四方,身体落下了许多病患,时而疼痛难忍,皇帝便把此珠赐给了他,这位将军晚年辞官回乡,去得便是江南的西湖。
女子依旧恭敬道,“原来如此,属下恭贺楼主......,属下还有一事,想请问楼主”;
“你想问的是关于唐云的吧”,
“是的楼主,江湖之前传闻唐云他在唐门跳崖,寻了短见,似乎后被楼主所救,他现在......”;
西楼求败将珠子放回玉盒中,“吾的确救了他,但不久就离开了,之后如人间蒸发,直到数日前他一身乞丐的装扮,碰巧被逍遥的雪蕤遇到,随后回了逍遥,现在也不知去向,你似乎很在意他”;
“楼主,属下只是想打听他的消息,好为您早日拿到秘籍,无其他意思”;
他微微一笑,“我只是随便问问,不必紧张;眼下他的事情不急,最近江湖出了一个门派,叫“天尊极”的,他们将剑门城中的铁匠全部抓走,你去查查看,背后是什么人?”。
待女子走后,双眸望着一轮圆月,轻叹一声,“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希望这沧海有泪,真的有用,否则本座也无他法,只得.......”。
唐云离开逍遥后,整日像行尸走肉、无主孤魂般走在这天地间,也不清楚自己到了哪里,蓦然听到山上钟声想起,没走几步,瞧见一路碑:少林寺,深深的吸了口气,嘀咕道,“世间爱恨情仇,功名利禄,恍然若得,又恍然若失,不过醉梦一场”,理了理衣冠就沿着山路而上。
寺门前两尊护寺大神,脚踏灵兽,手持棍杖,瞪目怒视,宛如能镇压这世间的一切鬼魅魍魉,心中邪祟,让人顿生敬畏之心;
一小沙弥拖着扫帚从大门出来,见一浑噩的男子驻足石像前,上前招呼道,“阿弥陀佛,不知道这位施主是前来烧香拜佛的吗?”;
男子两眼空洞道,“不是,我是来出家的,请问贵派苦禅大师可在寺中”。
“苦禅师祖正在寺中,若是施主看破红尘......”;
“在下唐云有事求见苦禅神僧,还请小师傅为我通报一声”;
小沙弥稍微一顿,“这位施主,我可以帮你通报,但祖师会不会见你,我就不知道了,你先随我来吧”,将他领到大殿,“唐云施主,我这就去启禀师祖,请稍等”;
“有劳小师傅了”。
抬头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位头戴佛珠,伸手张指的笑面金佛,旁边供奉着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佛像,唐云双手合在身前,“弟子唐云,本是六百多年后的人,不知为何来到这个地方,如今对尘世已无留恋,愿皈依我佛”;
“阿弥陀佛”,一转身便看见一长眉僧人,“原来真是唐云少侠,看到你平安无事,老衲就放心了”;
唐云行一礼,“许久不见,大师依然风采不减,今日晚辈前来有一事相求,还望大师成全,为我......”。
苦禅手掌微举,打断了他,“唐云少侠的事情,老僧也有耳闻,恕我不能这么做,你还是请回吧”;
“为何,佛家有云,生灵皆可渡,大师为何不渡我,还请大师为我剃度,让我皈依佛门”;
“阿弥陀佛,施主你执念太深,情缘未了,若今日老衲收了你,不是渡人,而是害人,还望唐少侠看开些”。
“我尘缘早尽,对凡世也无牵挂,还请大师成全”;
苦禅见其执意如此,开解无用,只得道,“万般如事皆因果,也许这是施主命中注定的劫数,也罢,寺中有一偏院,藏经阁,平时少有僧人去往,里面缺个整理经书,打扫庭院的俗家弟子,若唐少侠不嫌弃,就暂且留下吧,想要何时离开,施主随意”;
唐云立马谢道,“多谢大师,不知大师何时能为我剃度”。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剃与不剃亦为幻象,唐少侠又何必在乎呢?此时开始你便算是我少林的俗家弟子,老衲以后就称你为“一度”吧”;
“多谢大师,一度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