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痴人语梦

第134章 工具

痴人语梦 无衣之城 4425 2024-11-12 08:58

  毕竟是梦境,很多事情吴承天也只能看个大概,具体杨戬要求石友信去做什么吴承天并不知道,但应该很难,毕竟十世都可能完成不了的事应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梦境画面再次变得飘忽且不连贯,不过好像都是在讲一个人在治理水患,只是治理的人在不停的换,一直换到第十个人的时候,画面变成再次正常起来。画面中的人已经不再叫石友信,而是换做李二郎,身份也比前九世显赫了许多,乃是这方地界郡守李冰之子。

  经过十世的积累,如今这李二郎的身手也相当了得。这一日,他照例去观察水道,正顺着水道边查看水势,突然听到旁边的山林之中传来一声虎啸。李二郎不禁眉头一皱,想来传说这边有虎患确实不假。于是,便打算入林除了这老虎。

  李二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那头老虎,走得累了正欲休息。忽然听到不远处一阵风起,那风来得甚是凶恶,他立刻警觉起来。正此时,那风中传来一声虎啸。李二郎猛得转过头,果见一头白额吊睛的大虫已向他扑来。

  李二郎一个侧步让了过去,顺势将手中长刀挥了起来。这李二郎本就是石像所化,历经九世,终于也算是挖掘出了自身力大无穷的潜力。纵然那猛虎再凶恶,也咬不动石头,更禁不住李二郎这一刀的力道。结果,这老虎连口大气都没来得及喘上一口,就身首异处。

  这时,正好遇到这村子里阻止的猎人们转出林来,这七个猎人见李二郎一人斩杀了这大虫,无不禁惊骇不已,惊为天人。

  虽历经九世,但性格中安静且不善与人交流的一面始终未改,倒是这七个猎人主动与李二郎攀谈起来。说着说着,几人就聊到了水患问题上。猎人们都是附近几个村里最有名的猎人组织在一起的,除了想要对付这头猛虎,还要除掉一条盘踞在江心的恶龙。

  李二郎不知恶龙之事,一问才知为什么这条大江一直都治理不好,原来这江心底下还有一条恶龙经常翻江倒海,吞吃江面上的百姓,还特别爱吃童男童女。知道此事后的李二郎便决定要除掉这恶龙,为民除害。这七位猎人一听,便都恳求同往。二郎见这七人也是身形魁梧,定是个好帮手,便欣然同意。

  一行人到了岷江边的凤栖窝,远远就听到有啜泣声,走近了发现岸边有一处茅屋,哭声正是从这茅屋里传来。众人走进去一看,原来是位白发老太婆在哭她的小孙女,李二郎开口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小姑娘不久就要被送去祭江神。

  李二郎恭恭敬敬地问道:“婆婆贵姓?”

  “老身姓王,娘家在骊山,人们都叫我骊山老母。”

  “婆婆可晓得这洪水的根源?”

  骊山老母答说:“提起来真叫人伤心啦!都怪这岷江里的孽龙,它每年都发洪水,残害百姓。人们怕它,捧它做江神,在岸边为它修了座庙子,每年六月二十四,送去猪牛羊祭献它,逢到三年大祭,还要加派童男童女!我那可怜的小孙女就要被送去啦……”

  几人听了,都忍不住义愤填膺,李二郎更是气涌胸膛,忙道:“婆婆不要怕,二郎不杀孽龙,誓不为人!”言罢就告别了骊山老母。

  几人走出几步后,一个猎人回头一瞧,结果吓了一跳,他连忙拉住身旁之人,大声嚷道:“你们看,那房子不见了!”

  众人闻声回头,哪还有什么茅屋,整个岸边光秃秃的,一眼望去一个建筑也无。

  “我们怕不是撞鬼了吧?”

  “很有可能,这一段就是那恶龙闹得最凶的地方,保不齐就有这样的一老一小被那恶龙吃掉了。”

  “……”

  李二郎却仿佛记起了什么,对众人说:“走,我们先回去跟蜀郡太守禀报此事,再来屠龙。”

  他们星夜赶回成都,禀报李冰。

  李冰则带着李二郎来到了成都的九天玄女庙中,与李二郎一同跪下祈祷。只听李冰说:“玄女娘娘在上,我得娘娘传授大禹治水之法如今已见成效。现如今蜀郡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唯水患难以根除。我打算兴修都江堰以除水患。奈何二郎回报说,这江中有恶龙兴风作浪,残害周边百姓。可有处理之法?还请娘娘明示!”

  李二郎跟随父亲多次来到这九天玄女庙,每次来都有一种回家的安心感。正当这次他也沉浸在这种感觉之中时,那玄女娘娘突然显灵,神像之中传来九天玄女娘娘清冷的声音道:“此次你无须担心,我看你家二郎身上已经有骊山老母赐下的神力符,他自会帮你除去那恶龙。你且先下去,我还有话要与你家二郎说。”

  “二郎,你每次来这里是不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李二郎不自觉地点点头。

  “因为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本是这里的一尊石——”

  九天玄女的话还没说完,突然有一个声音出现打断了她:“玄女,此人与他人还有契约在身,有些话慎言!”李二郎还没看清那个声音的主人,只是觉得有点耳熟,整个人就出现在了九天玄女庙的外面。

  而此刻,在庙中,九天玄女与骊山老母都各自现出了真身,九天玄女先开口直言道:“不知老母所来何事?”

  “老身本也不想掺和此时,却是因为一些旧事欠了玉帝一个人情。他拿着那份人情找到我,我自然就要——”

  骊山老母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九天玄女冷冷的打断道:“那杨戬想做什么你不知道吗?李二郎何辜?难道就因为他曾经只是个石像吗?还是说这也是老母的道?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骊山老母摇了摇头,笑骂着说:“你这丫头可别坏了我的道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石像也好,人也罢,对我而言又有何区别?有情则万物生,若他还是原来的那块顽石自然我也不会如此可怜于他,但如今他已重生为人,且历经九世之苦,确实不该有如此下场。那杨戬与李二郎契约完成那一刻起,老身立刻撒手不管,你看如何?”

  九天玄女不再答话,人影一飘,似乎又钻进了那神像之中。骊山老母看了看九天玄女的神像一眼后,叹了口气:“这因果难了了!”

  到了祭江神这天,李冰先把李二郎叫来,仔仔细细叮咛了一番后,便将自己的绶带解了下来,拴在了儿子的身上,要儿子打扮成一个“童女”。又在七个猎人中,挑了一个特别勇猛的汉子,扮做“童男”,像往年一样在江神庙内张灯结彩,杀猪宰羊,煮酒摆宴;还请来鼓乐笙箫,在神坛前大吹大奏。

  李二郎打扮成童女后,感觉有一个人从天而降,直接占据了自己的身子,他说什么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了。李二郎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化,两眼之中逐渐长出了第三只眼睛来,身体之中还多了很多变化的神通。可是李二郎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自己。他努力的想抢回自己对身体的控制权,只听身体里却有一个声音再说:“不过只是个工具而已,你也敢妄图染指人生!就你这么一颗顽石,本来就要魂飞魄散的,让你享受了九世人生还不满足?这万世的功绩,你一颗顽石配吗?”

  听到这话,李二郎似乎一瞬间想起了很多东西,想起了他在地府魂魄即将泯灭时与杨戬签订的契约;想起了他辛辛苦苦的九世人生,尽管他每一世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依旧辛苦操劳一辈子;想起他曾经是一颗什么都不懂的顽石,被晒了几千年,被埋了几千年,又被人发掘出来雕成了壁画,有幸在九天玄女庙里听讲,偶然间悟了道,终于成为了人。再然后,李二郎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他只觉得特别累,特别想就这么安静的睡去,一觉再不醒来。

  话分两头,且不说李二郎身体里的灵魂之争。只说这不一会儿,孽龙兴冲冲地来了。一进庙门,别的都无心细看,专把祭坛两边的童男童女一瞟,只觉得这两个童男童女面相都不像细娃,有一个似乎还长有三只眼睛,立在额头中间的那只眼是紧闭着的。孽龙心虚,酒不敢喝,菜不敢拈,回转身子,就要开溜。忽见那扮做童女的二郎,三眼大睁,虎地跳出来,解下身上的绶带一抖,绶带立即变成闪亮的宝刀,直朝孽龙砍去。孽龙一闪,滚出庙门,二郎挥刀猛追,二郎的哮天犬也从供桌下跳出来,直扑孽龙。七个猎人,各拿兵器,都来助战。孽龙大惊,窜到江岸。二郎赶到江岸,孽龙早已来了个柳叶穿花的架势,纵身一跃,跳进水里。二郎和七个猎人,也纷纷追到江边。

  孽龙晓得自家打不过二郎,只得能躲就躲,能躲就躲。他在浪头里一滚,变成斑毛野鸭,冲出水面,朝二峨山飞去。

  二郎睁开慧眼,早看出孽龙飞逃,笑道:“你会变,难道我不会变!”原来二郎变化的本领,比孽龙高强。他把头一埋,立刻变成一只老鹰,跟在野鸭身后。眼看快抓得到时,不料那孽龙把翅一收,一头栽进深潭不见了。

  二郎熟知水脉,晓得它会顺着暗河逃跑,便坐在暗河出口处的懒板凳山坡,假意儿洗脚。孽龙变成的野鸭刚钻出来,二郎用脚使劲一夹,谁知夹慢了一点,只夹到些鸭毛。孽龙侥幸逃脱,它急忙口吐涎沫,化成满天云雾,想使二郎看不见它的去向。二郎不慌不忙把绶带一挥,立即云开雾散。

  孽龙眼见难以躲藏,迅速变成一条黑鱼,沉到水底。二郎马上变成鱼老鸹,潜水搜捕。孽龙东奔西跑,上岸逃命。二郎也一跃上岸,猛扑黑鱼。孽龙急了,变成一只丈八的蜈蚣,对着二郎伸动毒须。二郎抖抖羽毛,化作八丈高的雄鸡,朝蜈蚣张口猛啄。孽龙技穷,现出原形,竟张牙舞爪反扑过来。二郎一闪,化作大鹏,直取龙头,只几个回合,便啄瞎一只龙眼睛。

  孽龙满脸血污,痛得嘶嘶怪叫,急忙口吐毒液,使二郎难以近身。二郎取出金弓,搭上银箭,“嗖”地一声,正中孽龙脑门。孽龙负伤,疼痛难忍,潜入水中逃命。哪知李冰早命人在上游倒下许多石灰,河里全是白茫茫的灰浆,孽龙呛得睁不开眼,鼻子里好像灌了海椒水,伤口也火辣辣地更加疼痛。

  它再也忍不住了,只得浮出水面,向赵公山逃去,二郎也追到了赵公山。孽龙又跳进羊马河,二郎也追下羊马河。他们就这样山里来水里去,斗了许多天。哮天犬的舌头累得缩不进嘴巴,七个猎人都累得满头大汗。孽龙呢,更是累得七歪八倒。二郎却越战越勇猛。那孽龙被撵急了,就地一滚,想从地下逃命。二郎把绶带一抖,变成一面宝镜,照见地下孽龙,正往青城山后逃命。

  孽龙钻到青城山后面,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黄袍大汉,装成游客的样儿。在山间小路闲逛。他连逛了七天七夜才觉得饥饿难忍。忽见路旁有个面店,它便迈步走了进去。

  这是个独家馆子,十分清静,里面有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婆,站在灶旁边舀着水和面,锅里浸着热气,香味扑鼻。孽龙口水长流,连忙坐下大声招呼这;“快快乘碗这——这汤饼来!”

  那老太婆点了点头,就在案板上搓出了一根又粗又长的面条来。

  “老太婆,这什么饼,我还从未见过这种做法?”孽龙问道。

  “这叫青城裤带面。”

  这个时候还未兴起面条这种做法,面食通称为饼,因为看这面条在“汤”中煮,孽龙才称之为汤饼。

  这种新奇的吃法,以及美妙的味道瞬间就让孽龙来了兴趣:“唔——这汤饼,不,这面真好吃!你贵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