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粮价上抬
话说百里音一路无比委屈的回到皇宫,心里那个怨念,那叫一个深呐。觉得百里晋这是有了女儿没有妹子,亏她还在媚姐姐面前一直帮他说话,没想到就得到三哥这样的待遇。
三哥简直…呜,她还是喜欢那个冰冷的三哥,可不可以将他还回来?
在宫里一通埋怨后,百里音总算平复了点,好在以往每次去晋王府回来后,总有些奇怪的动作,那些宫女也就见怪不怪,也没人将她的异样禀告给云嫔。
倒是德妃,听说百里音从宫外回去,立马派了人过来将她请了过去。
这不,百里音刚进德妃宫里,就被德妃急急忙忙拉去问话,“音儿,你四哥他没事吧?”这没事自然是指刘家女。
百里音回想了一阵,觉得她家四哥确实是有些伤心的,而且一路上也没见他跟她说过一句话,那模样好似在哭,却又不敢当着德妃说实话。
支支吾吾半天,“德母妃,四,四哥他应该没事的吧,您就不要担心了哈。”
虽然百里音这样说了,但德妃皱着眉头就没松开过,反而越发着急,但愿那孩子能想清楚,那刘家女不是他能娶得。对着百里音勉强一笑,“嗯,德母妃不担心,不担心。”
旁边玉嬷嬷见状,上前安抚了德妃几句,见德妃神色有所舒展,才略微放下心来。
倒是百里音,一向是个憋不住话的主儿,当下见德妃不在问四哥,立马就竹筒倒豆子般,将晋王府看到事噼里啪啦说了个遍。末了还不忘抱怨。
“德母妃,你可要为音儿做主啊,三哥他有了女儿不要妹子,饭都不留音儿吃,还用眼神恐吓我。”可怜巴巴的模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其实最在意的还是百里晋不让她吃饭就赶她回宫,关键还是姐姐亲手做的哇!
德妃听完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她听错了吧,从来不近女人身的晋王有了女儿了!嗯,她一定是出现幻听了。
没想到在宫中浸淫多年的德妃,竟然露出这么可爱的一面。
“音儿,是德母妃说错了吧?”望着百里音,德妃希望听到肯定的话,是她听错了。
“哎呀,德母妃,你怎么这样,音儿说的都是真的啦,那个小女孩的确叫三哥爹爹来着,而且三哥还抱了她一路,那个宠溺的眼神儿,这辈子音儿都没见过哇。”
“嗯,那个小女孩好像叫贝贝还是什么来着。”
说完百里音就看这德妃,一脸一定要相信她的表情。
“这是真的?”
“德母妃,是真的,千真万确!”见德妃还是不相信,百里音就差指天发誓了。
德妃还是不敢相信,她养育晋儿多年,可以说是最了解晋儿的,甚至比皇帝这个亲爹还了解。从来不近女身的晋儿有了女儿,那吴莲郡主又该如何,到时镇南王进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想着,德妃不禁又担心起百里晋来,要是那孩子的生母不在了还好,要是还在,那晋儿和吴莲的婚事,镇南王怕是要闹上一闹了。一想到镇南王脸红脖子粗的逼迫晋儿,晋儿油盐不进的样子,德妃就觉得头疼。
“那孩子的生母现在在何处?”德妃想着就将最为担忧的问了出来。
“哦,你说媚姐姐啊,现在就住在三哥王府里呢,好像是听雨阁来着。”
百里音闹不明白德妃这么问的意义,不过不妨碍她说真话。
“什么?听雨阁?”那可是晋儿给他王妃准备的住处啊,这可如何是好。这下,德妃最后的希望都没了,喃喃自语,不知该如何,就觉得这些孩子都是来讨债的,一个二个都不让人省心。
“音儿,这事你在德母妃这里说了就算了,可千万别再其他地方说啊,哪怕是你母妃云嫔也万不可说。”到了这个时候,德妃已经无法,只想着能瞒一阵就是一阵,可是她完全忘了,那吴莲这会就住在晋王府。
“啊?为什么不能说啊?”百里音不解,三哥有女儿是好事啊,为什么不能说出去,难道连父皇都不能告诉么,三哥的女儿可是父皇的第一个孙女啊。
“音儿,此事你就听德母妃的,别再多问。”嘱咐了一句,又说道,“行了,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说完摆摆手,示意百里音回去。
百里音虽闹不明白其中的关节,倒也听话的回去了。
“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啊,一个二个都不省心,本宫还能护得了他们几时。”
“娘娘,您就放宽心,这事晋王会处理好的,依奴婢看啊,晋王既然将母子俩都接回府,想必是有完全把握的。”玉嬷嬷一边为德妃松着筋骨,一边安慰道。
想想百里晋的性子,德妃摇摇头,不再说话。
话说自从百里枫协助太子处理收税一事以来,除了上次被德妃叫进宫里,其他的时间也是忙的不可开交,除了要盯着太子那边的人,还要准备将这税银如何用到实处。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粮价开始飙升,如今竟然连最下等的糙米都已经要五十文一斤,更别说精米细米。这是让百里枫头疼了好几天。偏偏这时太子有甩手不干,向皇帝进言说此事该完全交由百里枫处理。
皇帝现在正备皇后哄得开心,那还记得当初交给太子差事是为让他将功补过,所以太子一说此事,立马就将这一副烂摊子丢给百里枫,还让他无论如何都要稳住粮价高抬的趋势,不然拿他是问。
“王爷,如今御城精米已经涨到八十文了,各家采办的奴才纷纷回府向那些主家报告,怕是已经引起那些世家的恐慌了,再这样下去,不行啊。”
百里枫派出的人回来禀告最新情况,那侍卫说这话也一副恐慌的样子。
他家就靠他一人月例过活,如今两架上涨,家里一大家子都快吃不上饭了,何况还有不时来打秋风闹腾的亲戚,直觉这日子过得比往年艰难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