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在鄂城各家医院,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是我们普通人在媒体上看到的感染人数、确诊人数、治愈人数的等这些数字上的变化,更多的变化,来自隔离方式、医疗方式、规章制度的变化,更是病人和医疗人员,在勇气、信心、能力上质的变化。
协合医院作为我国医疗第一“天团”,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工作,都坚持保持着科学、规范的协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在鄂城,协合医院的医疗团队,因地制宜的建立起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危重症患者诊治流程、三级查房制度、ICU病房小组制、医护人员诊疗规范、安全防护培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等,并通过线上方式,积极为前线共同奋战的一线战士们提供了宝贵的“协合经验”。
这些制度,不仅提高了医疗能力,也非常有效的保护了季晴和李昕这些一线工作者,协合医疗团队,除了周洲是早期意外事故轻度感染外,此后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
季晴和李昕的工作,最重要最挑战的就是查房。
本来查房是主治医生的工作,但是在特殊时期,有专业能力的医生都忙不过来,部分查房工作就由季晴和李昕这些年轻的医生来负责。
疫情时期的查房,难度不小。
首先是在清洁办公区,由感染控制人员专门监督大家穿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穿戴齐全,再穿越四道门,跨越三个缓冲区,才能进入污染区的隔离病房,每个缓冲区相对的两道门不能同时打开,防止空气对流。
鄂城冬天天气湿冷,伴随大风和冷雨。
风雨如晦,风雨同舟!
这天晚上,又是风雨天,窗外风声雨声交织,树干在风雨中舞出鬼魅般的影子。
正好轮到季晴和李昕查房,李昕看到树影不由打了个冷颤。
季晴鼓励的拍拍她,李昕笑了笑,捏着拳头来了个“加油”的姿势。她们在清洁区穿好防护服,确认防护到位后。
季晴拿着相关病历和资料,和李昕一前一后进入隔离病房。
季晴他们负责查房的都是轻症病人,第一二个病房的病人情况都比较稳定。
第三个病房的病人本来是轻症,还能跟家人通电话。但是下午的时候氧饱和度突然下降,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都不能改善,这个三号床的中年男性病人也成了这片区最重的患者,所以季晴在查房的时候格外留心。
季晴看得很仔细,吸纯氧,饱和度91%,收缩压下降到60mmHg(正常值为100~120 mmHg)。
之前季晴也在重症监护室待过,根据这种情况情况判断,这是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出现循环休克,全身感染引起的循环休克可以在数十分钟内致命,需要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但是这个前提是得开放深静脉通路才能泵入药物。
医院的条件有限,有限的超声机都在另外一个楼的重症病房里,没有超声,就只能靠解剖定位。
想到这里,季晴让李昕迅速到病房前台给值班医生电话,这个病人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等了。
李昕也意识到事态严重,赶紧去打电话。
过了一会,李昕回来,走的气喘吁吁的,跟季晴说:“这边的值班医生正在给一个刚到的病人插管,情况已经上报给了中心,一会安排能处理的医生过来。”
“插管”这样的小手术季晴是可以做的,但是疫区有规定,为了防止并发及感染,只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才可以做,季晴她们现在的资历是不能做这样的手术的。
季晴点点头,这种情况他们小医生是不允许处理的,只能等值班医生进来。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3号病人的情况非常不好,呼吸不稳有昏迷的先兆……
季晴看着3号病人,捏紧了手心,下了自己做插管的决定:“李昕,准备插管,你来辅助,我来手术!”
看着病人的情况,李昕也知道不能耽误了,但是她们都没有经验,而且按要求也不可以,如果出了问题……
“一切后果我来负责,李昕你听我的就好了!”
季晴迅速的消毒,做手术准备工作,病人的情况刻不容缓,她觉得冒着风险给病人实施手术。
3号病人比较胖,季晴在双层防护手套外面又戴了一层外科无菌手套,触摸动脉的搏动非常困难,几分钟后才确认动脉位置。
插管的手术之前季晴看过多次,自己也在其他的手术中协助过类似的操作。此时季晴回忆着手术要求和防疫要求,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看起来完全不像第一次在完成这样的手术。
半个多小时后季晴才顺利操作完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之后,病人的收缩压稳定于10060mmHg以上,调整呼吸机参数,氧饱和度开始升高。
季晴和李昕正在进行手术后的安全措施,季晴刚把无菌手套摘除,一个高大的穿着防护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有点疲惫的声音:“这是3号病房吗?是不是需要紧急处理。”
防护服下医护人员基本面目全非,所以大家每天上班都会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方便同事辨认。
同事之间见面也习惯了先看防护服上的名字,季晴注意到,这位急冲冲赶来的医生防护服上写着“程少巍”。
“是的,是我们打的电话,这位病人的收缩压下降到60mmHg,我判断可能需要开放静脉通路泵药!因为情况紧急,未经同意,我做了插管手术!”
季晴很镇定,先简单的说明了一下病人的情况,然后说明自己因为情况紧急违规操作,会自己向协合的负责人说明,接受处理。
听完季晴的话,程少巍没有说话,只是抬头看了看季晴,防护镜后的眼睛看不到情绪。
停了几秒,程少巍又往手上带了一层放菌手套,转身检查了下病人的情况,微微点点头,依旧没有说话,看完李昕手里的记录才说:
“病人至少今天夜里没有危险了,你们记录一下,让明天值班的医生注意这个病人。”程少巍一边脱下防菌手套,一边跟季晴和李昕说。
季晴点点头,李昕也详细的在病历上记录了程少巍的处理情况,病房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谢谢您,程大夫,你应该是刚从重症病区过来的吧?”李昕表现的比较热情,打破了沉寂。
季晴也认出了程少巍,是空军医学院上次高铁上碰到的那位,他们负责的都是重症病人。
“嗯,还有多少病人没有查房,我们一起去吧。”程少巍也认出了季晴,边说话边往外走,示意一起去查房。
违规操作的事程少巍没说,季晴也不好再说,三人一起往病房外走。
“程大夫你先回去吧,我和同事去查房就好,你们那边更辛苦!”季晴想估计是这边病区没有大夫,临时调的程少巍过来。
“我刚换班,准备回宿舍就被叫过来了,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查房吧,万一有事我又得浪费一套防护服回来。”
程少巍果真是刚从重症病房换班,隔着护目镜,季晴都看到了他眼睛里的血丝。
“那太感谢你了,还有12间房,辛苦你了,程大夫。”
李昕悄悄拍了下季晴的胳膊,示意季晴不要说话。
刚才季晴插管的时候她快吓死了,现在看到了程少巍就像看到了救星,他不走最好了。
季晴想想程少巍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还有别的事情,这边值班医生在抢救,她和李昕也处理不了,到时候说不好又把程少巍叫回来。
后续查房都很顺利,病人没有特殊情况。而且程少巍在,季晴和李昕也放心很多,基本是他主导,她们两记录。
程少巍非常细心,不仅看病人的病患情况,还会检查每一个病房的窗户有没有关严。
查房结束后,季晴把病历交接给了值班护士,又将3号病人的情况交代了一下。
三人一起出了隔离病房,在隔离病房的缓冲区脱掉隔离服,又进行一番消毒,三人才从隔离区回到清洁区。
从清洁区到医院临时宿舍有一小段路,雨还很大,三人各自拿了一把医院准备的黑伞,一路上程少巍默默无语,季晴李昕也不好说什么。
到了季晴他们楼下,程少巍突然站住了,看了季晴一眼,又把视线放回来到前方目不斜视:“刚才的手术做得挺好的,明天我去登记一下就说是我做的,大家都别麻烦了!”
说完程少巍挥挥手告别,撑着伞的高大背影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中。
“谢谢,谢谢你啊——哪天我们一起——”
李昕和季晴都愣住了,李昕冲着程少巍的背影赶忙道谢,还想说点什么发现人已经走远了。
季晴什么都没说,她本来想着跟老刘说明一下情况,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有老刘在也不是什么大事。
“军医都这么帅吗?还这么酷,多一句话都没有……”李昕看他消失的背影低声叨叨,季晴拉了李昕一把,“赶紧回去吧,你不累吗?”
回到宿舍季晴还是觉得应该跟老刘坦白说,李昕却说程少巍都这么说了,到时候两边对不上,说不好还害了他,他们是军医,管理很严……
季晴想想也是,两人洗洗倒头大睡,每次去隔离区都非常紧张,防护服又不透风,即使是冬天也是一身大汗。
季晴和李昕,原来在协合医院的时候,虽然只是住院医生,偶尔也会跟刘教授或其他科室的医生做手术,都经常调侃自己见惯生死。
但是到了疫区,季晴和李昕,才真正感觉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也深深感受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医护同仁,在面对这场“疫战”打赢这场“疫战”的决心和信心。
所有的医护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都严肃严谨,认真负责,一步一步按要求操作,李昕也迅速改掉了自己偷懒娇气的习惯,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季晴虽然看起来外表理性,还略微冷漠,但是她内心是其实细腻又敏感,每天都因为身边的所见所闻默默感动。
有位驻守在核心岗位上的主任医师已经50多岁了,胖胖的中年阿姨,对人非常和蔼。
因为防护服脱了就报废,前期防护服不够,这位主任医师就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天工作完后都都要休息一会,喝点糖水补能量,才有力气回宿舍。
和季晴他们一组的一位来自上海的小护士,本来准备新年去马代度蜜月,因为疫情就申请来鄂,新婚宴席也推迟了,虽然老公支持,但是公公婆婆不理解。
有次在宿舍里走廊里,季晴和李昕看见她边接电话一边流泪,季晴李昕都很难过,在她放下电话后,李昕还过去给了她一个拥抱。
小护士却含泪笑了,说公公婆婆看到疫情这么严重,看到这么多医护人员都支持鄂城,觉得她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婆婆还特意说,等她回来,再送她一条金项链……
听到这里,李昕调侃说:那你赚到了。
走廊上的人都哈哈大笑——
在这种时候,鄂城当地的市民也是各种“喂投”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几乎每一个医院里都有市民自发送来的咖啡、面包、水果,甚至饺子、包子以及当地著名小吃热干面。
季晴有天看新闻,据说上海的医院,还被市民“喂投”大闸蟹,这也是太可爱了。
置身于这八方支援,众志成城的“战疫”中,虽然短短不到几周,季晴和李昕都觉得自己在迅速的长大,不仅仅是业务能力,还有对职业的认识,对生命的领悟,也有不同的变化。
原来李昕并不怎么喜欢当医生,考医学院只是因为妈妈要求,对医生这职业抱着迟疑的态度。
但是参与这次“战疫”,身临其境,每一天都在感动中度过,尤其周洲为了她感染了,还那么乐观,李昕由衷的觉得医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职业,心态积极主动了,业务能力也飞速上升,她的进步有目更睹。
李昕对季晴说,以后她不会随便掉眼泪了,医务工作者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强,她应该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能给别人舔麻烦。
李昕还偷空的时候发了一个朋友圈:配了张穿防护服的自拍,做了一个加油的姿势。配文:“疫区”不相信眼泪!逆行者也要美丽!
季晴因为周洲感染,除了人手紧张的时候接替周洲单独做手术,还一下子成为刘教授这一帮学生的主心骨,也成了大家跟刘教授与同学间的联络人。
每天需要在多个群里转达各种信息,还要兼顾一下大家的情绪,季晴以前是不太喜欢跟人交往的,她觉得人是特别复杂的动物,不容易相处,但是这一次感觉与人打交道好像也不是那么难。
季晴在鄂城还参加了了从业来最大的一次手术,因为人手紧张,她给刘教授做第一助手给一个肺炎疑似病人做心脏手术。
手术本身很复杂,且又有传染的可能性,不仅对季晴,对刘教授也非常挑战。
本来是一位副主任医师来给刘教授做第一助理的,因为疫区人手实在紧张,周洲又感染,最后由刘教授拍板决定让季晴来做第一助手。
除了刘教授和季晴,所有人都对这台手术捏把汗,但是季晴表现非常出色,整个过程完全按规定操作,期间出现变化,还能及时配合刘教授的手术调整。
事后,刘教授比季晴还高兴,说季晴表现比周洲还好,周洲可以放心的休息一段时间了。
其实季晴也紧张,但是她心里素质好,主要精力都考虑怎么做好手术,没想太多的。
最主要的是,在医学院的学习季晴一直非常用心和努力,在专业领域非常自信,又有近几年的实习医生经验,季晴觉得自己做好并不难。
现场观摩并参与大师做手术,而且还是这种高难度的手术,这对于每一位医科学生都是难得的机会,尤其还是做第一助手,季晴从这次手术的准备到结束,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胆识和应变能力,自己都觉得有了不小的进步。
以前刘教授就说过,做一位内科医生除了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胆识,因为每一场手术都是一次未知的探险,很多时候只有打开病人身体,才能面对真实情况,往往直面生死,没有过人胆识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实施有效的手术方案。
之前季晴不能体会这些的意思,在经过鄂城的几次手术后,季晴觉得自己真的领悟到了刘教授的意图,对刘教授更加敬佩。
在疫区最好的消息就是周洲情况稳定,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周洲的情况没有恶化,渐有好转。
每天李昕和季晴都会抽空去看他,有时候周洲睡觉了,她们就在门外看他一眼,也觉得非常的安心。
尤其李昕,只要有时间,就去看周洲,即使他睡觉,她也会一直待在病房的窗口外,看着周洲。
有天回来,李昕居然还跟季晴说,突然觉得周洲的侧面跟乔燃有点像……季晴在漱口,差点喷了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