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转让元青花
“叔叔!给他。”
小乔说完,蹲下来,忍住心中的喜悦,手里的微颤,把那一堆瓷器和铜镜用一块布兜着,提溜在手上。
姜凤鸣给完了钱,假装忍不住骂了小乔一句:“你呀!就会瞎买。”
小乔故意笑的一脸谄媚讨好,拉着姜凤鸣走了。
再不走,真怕那老头回过味来,拿刀砍了她。那只不起眼的小碗可是真真正正的稀世珍宝,那老头难道是眼瞎吗?怎么都不知道呢?
要是被他知道了,不得追着她砍?
坐上三轮车,小乔把那堆瓷器随便丢在脚边,姜凤鸣自始至终都没看明白这小乔同学是个什么意思。有心想问吧!又不合时宜。
三轮车师傅在呢?哪里能够讨论这种问题?忍住抓心挠肝的好奇,一路上都在猜测小乔同学买那一堆瓷器的用意。
难道那里头有什么好东西?可看着也不像呀?难道买那一堆瓷器就为了绕上那方铜镜?这倒是有可能的。也许那方铜镜根本就是个好东西呢?
这样一想,姜凤鸣感觉心里释然了,也不那么好奇了。
回到姜凤鸣的家,小乔把东西都提到了他的书房里,姜老爷子走了进来。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他这话问的是姜凤鸣。
“小乔同学买了方铜镜,另外还搭了一堆的瓷器。”姜凤鸣回老爷子的话,“我看那一堆瓷器根本都是赝品。”
“铜镜是给你的。”小乔说着解开那布,拿出那个小碗,“姜叔叔!除了这个碗,我什么都不要,剩下的都是你的。”
“啊?”姜凤鸣有点弄不懂了,他从小乔手里拿过那碗,仔仔细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地看了许久,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接着又递给了一脸好奇的姜老爷子。
“爸!您给看看,这是个什么碗?”
姜老爷子也拿在手上看了老半天,还是没看出什么。
看来看去就是一只碗,就是是平时拿来吃饭的那种很普通的碗。要真说有点什么不同,那就是这只碗的花纹有点跟现代的不一样,偏青色。
“我看不出什么来。”姜老爷子把碗递还给小乔,“小丫头!你倒是说说,这碗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姜凤鸣的眼里也闪着精光,一脸愿闻其详的表情。
小乔接过碗,整个人都笑的找不着北。
“这只碗叫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存世量非常稀少,估计全世界都找不出八只来。没想到昨晚让我遇见了一只,真是缘分呀!”小乔抱着那碗,开心的都快要飞起来了,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这可比我那只元青花大碗值钱多了。”
“什么?”姜凤鸣第一次听小乔同学说自己手里还有只元青花的事,“你还有只元青花?”
姜老爷子也被姜凤鸣的话给震惊住了。元青花?那也是非常稀有的一种瓷器,没想到这小丫头手里竟然有?
小乔同学手里有只元青花大碗,现在又有这只什么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这样说来,那是不是就可以把她那只元青花卖给自己?
姜老爷子想到就开口:“小丫头!你能把你的元青花转让给我吗?”
小乔愣怔了一下,笑着拒绝了:“姜爷爷!我爹说了,那碗是我的嫁妆。哪儿有人把自己的嫁妆转让出去的?”
看老爷子眼里流露出失望,她又委婉地加了一句:“不过可以借给您赏玩。反正我放在宿舍里有时候也挺不放心的,放在您这里,我还安心些。”
老爷子是姜彦洲的爷爷,怎么说都不能得罪狠了。那碗说是自己的嫁妆,这也等于变相地告诉他,其实她只要嫁给了姜彦洲,那碗就是姜家的。
不用花钱买。
只要她能跟姜彦洲好事成真,元青花会一直放在姜家。
“嫁妆?”
姜凤鸣真的快要被小乔同学的爹给惊悚坏了,一个农村人,竟然给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一只元青花大碗作为嫁妆?那得多有钱?
“你爹可真舍得。”姜凤鸣感叹,说实话,就算是他的女儿,他或许都没办法做到。
一个是你得有那个际遇,能够得到元青花。再一个是你得有那个闲钱,没钱你怎么买得起元青花给女儿陪嫁?
“那当然,我爹对我可好了。”小乔一边说,一边把那碗放在桌子上,头搁在上面,死死地盯着,“那碗是我发现的,我爹娘哥嫂都不知道,拿它当平常的碗用,他们不懂。我告诉他们这个是古董,他们就说那碗归我了,当做我的嫁妆。”
“这说明你爹还是爱你,要不爱你,哪里舍得?”姜老爷子也感叹了一句。
姜凤鸣见小乔一直盯着自己面前的那只碗,顿时起了点小心思。
“小乔同学!既然元青花你不舍得出手,那这只什么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能不能出手给我?你不是说它是稀世珍宝吗?我也想把它买下来好好珍藏。”
最主要的是还能和杨振安那老家伙比试比试,他姜凤鸣家里也得了件绝世稀有的东西。
“唉!”小乔抬起头来,打量了姜凤鸣一眼,满脸愁苦,“姜叔叔!我这碗呢?是打算派上大用场的。您要买也不是不可以,就怕您掏不起这么多钱。”
姜凤鸣和姜老爷子对视了一秒,得到后者的支持肯定后,提着心问:“要多少?”
皱着眉头,小乔低头看着那只碗:“我曾经关注过,海外有人专门寻找这东西,出价到了两百万。您说我该给您要多少合适?砍一半那是最起码的,要不然,我只拿四分之一,您看怎么样?”
姜凤鸣咽了口吐沫,又和姜老爷子对视了好几秒,见后者摇头,就知道没戏了。
五十万的确不是一笔小数目,能够拿的出来的人估计整个京都都没两三个。
看来这碗是跟自己无缘了。
“说实话,我不打算把这碗卖给个人。”小乔叹着气说道,“毕竟这碗是我们国家的稀有珍宝,与其收在某个人的家里,还不如送去京都博物馆。那样的话,以后的许多人都能见识到它了,只是我有点舍不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