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阎罗终究还是倒在了病榻上。不过这事,起初他还是有盘算的:纵使交出“门籍”,就冲对方这打扮、这身份,也不可能进得了官家重地。说白了,“一身官服”,可救阎罗于水火之中,可成为逆袭的关键!可现在,悔之晚矣……
再看李面,起初同样有所考量。他知道,“门籍”对于阎罗来讲,就像现代人的身份证,走到哪里,都可以证明他的身份,因此,相对于替代性更高的衣装,这种东西更应该随身携带。所以,果然不出李面之所料,一番唇枪舌战,阎罗败下阵来,只能交底,最终输掉了这场博弈。而李面,也趁着阎罗未归之际,成功借走了衣装。
纵观来看,阎罗输在神经大条、不长记性,按说这人条理性也算清晰,可就是永远改不掉这粗心的毛病。假使他随手关窗,李面也不可能窥探到他的真实性别、真实身份,以及那些“物证”。然而,至此之前,他的生意倒是做的风生水起,只能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总之,李面现在行头齐全,自信满满,就像一位进击的巨人!他想了想,得找个地方把这身行头装配上,然后去办正事。这里所谓的“正事”,伴随着一个重要的官家重地——鸿胪寺,当朝的外交机构。
可是,换衣服这事,大庭广众之下肯定不合适,毕竟要避人眼线、掩人耳目,可这难啊!茅房、马厩、猪圈,能藏人的地方,也不能去,因为这味道,难以启齿,更容易引起护卫和同僚的怀疑。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地方较为合适。李面厚着脸皮,在一家店面前停驻了脚步,趁着没人的工夫,以大义灭亲的气势,踏雪无痕、凌波微步,一个跟头,就翻上了房顶。借助一棵大树的遮挡,李面将“圆领袍衫、纱罗幞头、身份腰牌”一并穿戴整齐,并将旧衣服包裹完毕,藏在了面前这颗大树主干上的一个废弃鸟窝里。见一切准备妥当,李面下到地面,手里把玩着那枚“门籍”,胸有成竹地朝着鸿胪寺的方向继续进发。
七转八转,李面走到了一个丁字路口,这里的丁字路口与众不同,不仅显得宽阔,过往的人流、停满的官轿,车水马龙、锦绣繁华!再往前看,五八四十节石阶上去,一座气魄宏伟的高楼衙门傲然伫立。说到高楼,这里可真算是洛阳城内,数一数二的制高点了。从外观上看,既显盛唐时期的富丽堂皇,又不失官府衙门的庄重巍峨,不仅如此,作为当朝外交机构,从设计风格上,也是独树一帜、别具匠心,颇有一番异域浓情!
要说这上去的台阶为什么是四十节,这里可有讲究。当朝和尚玄奘,西天取经,传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相对来讲,外国使节,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长途跋涉,最终只为朝奉、纳贡、友好、邻邦,因此,朝廷决定,当以主随客便,便将这台阶数量,控制在了“八十一”这个数字的一半还少点,“伸手不打笑脸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将这四十节石阶取消,从而免去这蹬梯之苦?对此,当朝也同样有所考量。这是因为,毕竟我朝雄霸一方,扬名于海内外,因此,轻微的“登门之苦”,还是必要的,以显我朝的身份和地位。
李面驻足,由内而外地感慨了一句:“就是这了!”
这“庐山真面目”是如何被李面识破的?方才于岳阳楼上,虽高不及此,却也能“站一山,望一山,山比山高!”其实,他早就趁着等待阎罗的工夫,将鸿胪寺的具体方位,摸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