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用舰载机夺取海战区及近海陆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航空母舰通常与其它军舰组成航空母舰战斗群,整个航母编队可以在航空母舰的整体控制下,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对目标实施搜索、追踪、锁定和攻击,因而能开辟独立的海战场,真正做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战斗,实现中远海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一般来说,航空母舰虽然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舰艇(包括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分工可以看成是航母执行任务,而其它舰艇保护航空母舰。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一般由一艘航母、两艘防空巡洋舰、4~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有了航母以后,国家的海上力量将出现立体化、体系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将一个国家的海上作战范围从近海推向中远海。
航空母舰是一个大型海上活动机场,可以在更远的海域活动,与此同时带来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编制体制、指挥体系以及后勤保障的变化,甚至于法规条令、作战理论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国家海空力量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它带来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航空母舰通常采用编队作战,编队中一般有巡洋舰、护卫舰、驱逐舰、核动力攻击潜艇、快速支援舰或者是其它的综合保障舰艇,所以说航母战斗群的反潜能力、反舰能力和防空能力都是好几层的,想要突破这严密的防御网绝非易事,因此我们通常说航母的攻防能力很强。
此外,它可以担负多种多样的海上任务,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在和平时期,航母通常用于海洋搜救、防海盗、打击恐怖活动等。
但航空母舰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缺点,如自身目标大因而造成雷达反射截面大,电磁信号、红外信号、音频信号等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被对方各种探测设备发现。
被发现后的航母将要面对敌人多方向、多批次的袭扰和攻击。除此之外,航空母舰的弹射器、拦阻索、雷达和水下推进器等部件容易被攻击而暂时失去功能;停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容易被摧毁,使航母的攻防效能大大下降。这时,航母更容易被连续攻击、重创,甚至被击沉。
最后,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受气象变化的影响较大。
尽管航母本身可以经受较强的风浪,在12级风浪的海况下也能够航行,但航母上的飞机易受到海浪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风、浪、能见度等都会限制飞机起降。
美海军规定,航空母舰必须在风力6级以下才能起降飞机,一旦风力达到8级或海浪达6~7级,大部分飞机便难以起飞,即使有弹射器也受气象条件的严重制约。
航母的意义非常巨大,因为不仅仅只是一个海上飞机起降平台,更是一个舰队数据搜集与指挥控制中枢。这不仅仅是因为航母上的飞机,也因为地球本身的地理属性所决定的。
地球是圆的。所以,无论你在空中飞行还是在海面上航行,只要不能迅速的摆脱地球引力影响,本质上都是在绕着一个曲面前进。地球是圆的注定了航母的巨大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地理情况,任何飞机和舰艇上的雷达都存在盲区。也就是说,在任何雷达的探测范围内,都会在有这个低空盲区,也存在一个高空盲区。距离越远,那么这个低空盲区就越广,高度差也就越大。所以,任何雷达探测范围都是纸面数据,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成设计功能。
地球曲线让雷达存在低空与高空的盲区。航母的意义上,在这个现实基础上就特别明显了。在雷达登上历史舞台之前,航母就依靠上面搭载的飞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平线对肉眼的观测限制。
他们与早期部署在水面舰艇上的水上飞机一起,组成了舰队早期超视距观测力量。海战历史上的超视距炮战,就是从这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飞机开始的。
雷达盲区是对手发起攻击的危险区域。在雷达与电子战时代,航母搭载的飞机,尤其是预警机就成为了舰队防空与反舰的远距离侦测力量。
远在舰艇雷达覆盖范围外,或者是有较多盲区的空域,舰载机在更高的水平位置上,拥有更好的观测效果。
在这个飞机与导弹满天飞的时代,对手往往从高空和超低空发起攻击。前者是从雷达受地球曲线影响,无法探测的高空盲区发起攻击。后者是从雷达的抵抗盲区突入,发射掠海攻击的导弹。
这两种战术都是利用了地球曲线,达到了突袭效果。很多时候你可能发现来袭的威胁,但侥幸抵挡后,又无法预测下一次攻击的方向。
马岛战争中的超军旗攻击机 就是用了超低空突防战术。但因为舰队中存在航母,那么舰队不仅有预警机帮助扫描盲区,还能通过执行巡逻的战机去发现和解决威胁。甚至在面对对手时候,利用这些装备去形成不对称优势。
哪怕是70年代的老式攻击机,配备了非常一般的地空导弹或滑翔炸弹,也可以从高空发起突然攻击。在对手雷达范围外进行骚扰性质的突袭。
无论对手是否拥有航母,舰队在发起攻击前,都会有负责校准指导的直升机进行侦查。这时候,航母上的战斗机就可以帮助己方解决对手的远程观测力量。
从而确保优势。对手如果同样有航母存在,那就更需要自己的航母来帮助抵挡了。甚至是只搭载直升机的母舰,也可以出动更多直升机,在更多区域内进行搜索。